德普瑞工业品商城-进口MRO工业品特卖网,进口MRO工业品一站式采购平台!

正在加载验证码......

欢迎光临德普瑞工业品商城!
首页 > 工业品资讯 > 行业动态 > 主文

正在发生的全球第5次产业大转移

分类:行业动态 1265人浏览 2016-12-20
分享到:

中国经济在2016年步入新的发展周期,电动工具批发市场做实业的人越来越感觉到盈利甚至生存的艰难,压力越来越大。是他们不够努力吗?不是。这个情况是冬天最寒冷的时候吗?不是,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入冬。因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正在施展着它的巨大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将至少持续20到30年以上。这种力量将使得一些国家变得更为强大,也使得一些国家深陷经济危机之中难以自拔。

 

 

这种力量就是正在发生的全球第5次产业大转移。

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

 

 

1、第一次产业大转移

18世纪60年代,英国通过用机器山寨中国的纺织技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让英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它需要从全球掠夺廉价资源,也需要开辟广阔的市场。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向外转移产业,英国是输出国,美国是被输入国。这是第一次产业转移。这次产业转移成就了美国,使得美国最终超越了昔日的这个“日不落帝国”。

 

 

2、第二次产业大转移

20世纪50年代,冷战如火如荼,美国为了培育自己的盟友,遏制共产主义阵营,开始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实施产业大转移。而朝鲜战争的爆发,形成了“特需经济”,不仅加快了美国对日本产业转移的步伐,也优化了所转移产业的结构,成就了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的发展,让日本和原联邦德国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

 

 

3、第三次产业大转移

日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遇到了当年英国同样的困惑:资源不足而且市场狭小。这引发了新一轮产业大转移。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转移,随着产业转移的升级,又逐步扩展到了汽车、电子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使得“亚洲四小龙”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4、第四次产业大转移

“亚洲四小龙”都面临着资源不足、市场狭小的问题,随着它们的迅速崛起,迫切需要廉价资源与广阔的市场。而中国改革开放,正好提供了这种机遇。这使得美国、欧洲、日本、“亚洲四小龙”都向中国转移产业尤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此让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中国成为了这次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而日本则从90年代开始步入所谓“衰退的20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日本是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大转移的重要输出国,当“亚洲四小龙”、中国等在技术等各方面追赶上来,挤压了日本产业的发展空间,使日本的优势地位受到冲击。

 

 

5、第五次产业大转移

这次产业转移始于2012年后(2012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根据产业大转移的规律,将持续20到30年甚至更长远。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制造业迅速崛起,技术飞速发展,尤其从1992年到2002年,使得大批优秀的制造业企业脱颖而出。但是,2003年把房地产定为支柱产业以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追求技术的精进,开始向围绕房地产展开的高耗能低端的产业发展,房地产业成为最赚钱的行业,宝贵的资源和人才从制造业密集向房地产领域集中,不仅造成钢铁、水泥等低端产业的严重过剩,也使得中国制造业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许多人关掉工厂加入到炒房的队列——做工厂十年不如炒一套房挣钱多,就是最明确的价值指引信号。

 

 

这使得中国的电动工具批发市场制造业不再具有优势。高房价导致中国的生产、经营、生活等成本大幅上升,许多低端制造业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另一方面,以日本、美国为首的机器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以美国为首的3D打印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使用,这大大弥补了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的劣势,从而导致了高端产业从中国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回流。

 

 

也就是说,第五次产业大转移的输出国是中国,并且,这种输出是双路线的:低端的产业向东南亚相关国家转移,高端的产业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回流。

 

 

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这种产业大转移的持续时间至少也在20年以上。这将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参考日本在两次产业大转移后所面临的窘境,来知道我们正在面临的挑战。

 

 

当然,我们有新闻联播所展现出来的积极的力量,各级政府有维持房地产业屹立不倒的丰富经验,我们就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将能够以完美的姿态迎接无论多么严峻的挑战,从而使得中国在这次轰轰烈烈的产业大转移中,不仅不受损还能成为受益者——这是我的中国梦。

上一篇工业4.0时代哪些专业方向比较热门 下一篇机器人火热不减,2017仍在风口上

相关资讯

  1. FLEX工具发布全新StackPack系列,引领电动工具存储新潮流
  2. 2022年全球最受欢迎的10大电动工具品牌:美日德包揽
  3. 香港“电动工具大王”:年营收超过600亿元,把产品做到世界第二
  4. 2020年电动工具十大品牌
  5. 电动工具行业的发展,需要技术推动
  6. 电机驱动与控制,提升技术与方案是关键
  7. 2019全球电动工具企业排行Top10
  8. 全球十大主流电动工具供应商盘点
  9. 德国bosch(博世)电动工具 科技成就生活

最新资讯

为您推荐
您是不是再找
传感器
电动工具
西门子
ABB
阀门
德国公司
德国黄页
德国制造
变频器
PLC
压力传感器
智能制造
工业自动化
EFFBE
施耐德电气
美国ALI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