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普瑞工业品商城-进口MRO工业品特卖网,进口MRO工业品一站式采购平台!

正在加载验证码......

欢迎光临德普瑞工业品商城!
首页 > 工业品资讯 > 行业动态 > 主文

人工智能引领未来邮政物流行业发展

分类:行业动态 1889人浏览 2016-12-09
分享到:

最新发布的《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显示,中国在人工智能这股浪潮中表现抢眼,相关领域投资达到146笔,融资规模超过26亿美元,企业数量和专利数量仅次于美国。这些数据足以预见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在中国愈发重要的市场地位。


遥想2001年上映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科幻电影《人工智能》,让社会对赋予机器人情感后带来的道德伦理问题展开深思。15年后的今天,人工智能虽然尚未发展到电影里描述的科技程度,但是已经以更积极的形象、更丰富的内涵、更多元化的应用存在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是对于邮政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发展人工智能,更有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将大量的劳动力从重复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那么,面对如此光明的市场前景和愈发重要的市场地位,人工智能在全球邮政物流领域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又该借鉴哪些经验加快其安全应用呢?让我们不妨从本期文章中获取一些答案。

影响发展的动因

日前,德国邮政敦豪发布了2016年《物流趋势雷达》报告,对未来几年最为重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其中包括自主学习或机器学习系统、按需投递和客户定制产品的批量规模生产等。

《物流趋势雷达》报告自2013年首次发布以来,今年已经是第三版。今年的《物流趋势雷达》报告揭示了26个在未来5~10年将会对物流行业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发展趋势,这不仅代表了品牌新趋势,还对前几版报告中曾经提及的趋势演变、衰退或是蓬勃发展进行了跟踪。


敦豪创新及趋势研究部门副总裁MarkusKückelhaus表示,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极其困难的,因为很难提前知道哪些趋势是对业务有长远影响的,而哪些趋势仅是短暂存在的。为了能够尽早识别各种趋势的发展情况,敦豪发布了《物流趋势雷达》报告,旨在帮助公司保持领先的行业地位。


今年的《物流趋势雷达》报告指出,人工智能与个性化是最重要的驱动力,其他驱动因素还包括使用自主学习或机器学习系统的智能供应链。尽管高昂的建设成本在早期使物流行业望而却步,但数据驱动以及自主供应链对制造、物流、仓储以及“最后一公里”投递的优化简直不可想象,在未来不到5年的时间里,一切将成为现实。


自主学习系统

近几年,自主学习系统对于涉足电子商务活动的公司来说愈发重要,大多数在线搜索引擎以及产品推介都是以自动进行自我修正的机器学习算法为基础的。在物流领域,机器学习算法技术的应用还仅限于智能投递地址识别。然而,物联网时代将产生海量数据,这将为机器学习在物流供应链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人们熟知的自主学习系统有脸书的DeepFace人脸识别系统、谷歌DeepMind公司的自主学习机器人、亚马逊根据客户行为的产品推介等。


机器人

自主学习系统、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有望使物流过程向着零瑕疵的方向发展,并创造更高水平的生产力。新一代协作机器人和自动化解决方案,将显著提高工作效能,为人工操作提供真正的替代解决方案。比如,美国RethinkRobotics公司研发的人形协作机器人Baxter和Sawyer、硅谷公司FetchRobotics研发的自走型拣选机器人系统、丹麦优傲机器人制造商研发的协作机械手臂等。


人工智能

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测试无人驾驶车辆。在传感器以及成像技术领域所取得的突破成就了新一代更加便利、可靠的无人驾驶车辆的诞生,比如,自动叉车、无人驾驶卡车等。敦豪预测,无人驾驶车辆将通过更高的安全性、更高的效率以及更高的质量来改变物流行业的发展。


在城市地区,无人驾驶车辆会面临交通拥堵等问题。无人驾驶飞行器或无人机凭借其对空运网络的周密协调,为快递运输增添了一种新的方式,未来或将改变物流行业发展。无人驾驶飞行器虽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的地面运输方式,但将在交通高度拥堵地区以及偏远地区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比如,敦豪推出的包裹无人机通过使用四轴飞行器以及斜翼无人机进行包裹投递、亚马逊推出了PrimeAir无人直升机运输系统、谷歌推出了ProjectWing无人机送货系统。


按需投递

不断变化的消费行为以及个性化需求也导致了其他发展趋势的出现,比如按需投递。按需投递通过为消费者提供灵活的投递服务,方便消费者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接收包裹,而这也促使“最后一公里”投递服务开始转型发展。


在过去的两年里,“众包物流”开始兴起,并得到一定发展。比如,Uber公司推出的Rush服务,覆盖了一系列众包投递服务,使投递服务不仅仅局限于大型投递运营商,它通过群众的力量以及灵活的快递服务,为消费者传达了“最后一公里”按需投递的理念;按需投递公司Shutl为消费者提供快速履单服务,通过该服务为在线零售商以及本土当日递公司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按需投递客户端Postmates,招聘自由职业者为投递司机,为消费者提供投递服务。


个性化需求

消费者对高度个性化产品的需求使客户定制产品批量规模生产的发展成为必然,而这将成为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批量生产不仅使产品生产分散化,还将使供应链快速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物流提供商迅速、灵活地做出反应,以便于从容应对。


敦豪战略、市场营销兼创新副总裁MatthiasHeutger表示,《物流趋势雷达》报告中所阐述的主要发展趋势将改变全球物流行业的发展,其中15个发展趋势将在5年内对物流行业产生影响。因此,对于涉足供应链管理以及物流行业的企业来说,非常有必要了解这些未来或许将改变行业竞争格局的发展趋势。


安全问题受关注

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变得愈发重要,它们已经被应用于医药、农业以及制造业等领域,还能够驾驶汽车和无人机。然而,机器人使用的增多及其功能的不断扩展将给社会带来重大影响。欧洲议会法律委员会曾经举行听证会,讨论人工智能在运输及制造业等领域使用日益增多所带来的影响,参与听证会的代表包括来自法律及机器人工程领域的专家。


针对机器人行为的法律责任问题,来自Gessel法律公司的PawelKwiatkowski表示:“机器人在法律中并不被认可,那么机器人可以表达意图吗?答案非常简单,机器人可以处理简单的算术题,但是当算术题较为复杂时,问题就产生了。”


英国牛津大学的NielBowerman则表示:“让人工智能的使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这其中欧盟委员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工智能领域,欧盟委员会应该具有全局意识。一些人工智能的进步或许会带来不稳定因素,从而导致某些国家的不适应。对此,欧盟委员会可以制定框架,使其向着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进步的方向发展。”


比萨圣安娜高等学校教授AndreaBertolin表示:“有必要建立通用的技术标准。如果能够建立一个欧洲机器人机构,来研发监管产品制造的技术标准,可以帮助人们从机器人研究转向机器人产业化发展。”欧洲议会法律委员会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工作小组正在起草一份报告,报告撰写人MadyDelvaux表示:“无人机已经投入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也将很快上路行驶,这些都将带来急需我们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报告中会给出最直接的建议。”据悉,该报告将作为未来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相关立法的基础。


实践领域的创新

德国邮政用机器人应对业务量增长

近日,德国邮政宣布,正在测试应用于快递交付的机器人,旨在帮助投递员处理日益增长的包裹业务量。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在亚马逊及其他网站购买商品,因此,需要德国邮政处理的包裹数量也在稳步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函件业务量的下滑,但是由于货物体积不一,给投递带来了新的问题。


德国邮政包裹及信件创新部门主管ClemensBeckmann表示:“机器人应用于包裹投递领域将在3~5年内实现,因为这项技术已经初步成熟。”该机器人看起来像是安装了轮子的桌子,可用于放置货物,并可跟随投递员帮助他们运输和携带包裹。如果投递员停止走路,机器人也会停止,投递员继续前进,机器人也会继续行驶。德国邮政已在其仓库进行机器人试验,同时也在考虑使用机器人提货和上门揽收包裹。然而这仅是一个想法,因为这涉及无人驾驶的相关规定。


不过,德国邮政已在其他地方开始测试机器人,比如,仓库里可移动的货架,并考虑在中国大型仓库使用无人机帮助监控库存情况和看守贵重商品。德国邮政表示,在物流领域,约有80%的工作仍需要手工完成,但人类与机器人一起配送快递将很快成为现实,这有助于更快、更高效地处理包裹。


Hermes启动机器人包裹投递测试

Hermes公司计划与StarshipTechnologies公司合作测试机器人投递,从而成为首个测试机器人投递的欧洲包裹公司。作为德国StarshipTechnologies公司的独家物流合作伙伴,Hermes在8月底就开始以汉堡为试点逐步展开测试,主要测试区域为OTTensen、Volksdorf和Grindel,测试为期4个月。在测试期间,Starship公司的3个机器人负责投递用于测试的标准包裹。


目前,越来越多的网上购物者青睐到店收取包裹,因为他们要么不在家中,要么不愿将包裹寄放在邻居家。因此,在测试初期,StarshipTechnologies公司的包裹投递机器人负责将测试客户的包裹投递至Hermes公司的包裹商店,客户在方便时可到包裹商店收取包裹。


投递至包裹商店的包裹通常可以在商店存放10天。除了到店收件服务外,客户还可以选择通过智能手机预订家庭投递服务,由机器人负责投递到客户家中。机器人投递并不会对人工投递产生替代性影响,而是为客户提供了额外的选择。选择机器人投递服务的客户在确定投递时间后,机器人将在30分钟内完成投递。投递机器人使用集成导航和避障软件,并以每小时6000米的速度在人行道或步行街行走,为确保安全,由专人负责监控,监控半径为5000米。


当投递机器人抵达投递地址时,收件人将收到短信通知,然后凭借加密的PIN码开启机器人并收取包裹。如果遇到暴力或不当开启,机器人将立即触动警报并向公司总部发送通知。得益于持续的全球定位信号系统及其自身的定位技术,公司可以在任意时间定位机器人的位置,误差不超过2.5厘米。在工作过程中,每个投递机器人都将永久性在线,并与StarshipTechnologies公司的员工相连。工作人员将在人行道上监控机器人的行进路线,在紧急情况出现时给予必要的干预。


在汉堡进行测试期间,有专人负责现场答疑,这对于网路图形作业测试阶段的投递机器人来说至关重要,以此有效协助投递机器人了解测试环境,熟悉当地路况。只有当网路图形作业测试阶段完成后,机器人才能形成自动驾驶模式,最终确保投递机器人始终与公司总部相连。


StarshipTechnologies公司投递机器人的行驶速度不会超过步行速度,其行驶范围仅限于人行道或是其他供行人行走的区域。通过摄像机和传感器,机器人可以识别交通信号灯或人行横道,在探测到障碍物后,投递机器人会自动停止。


联合包裹以移动拖车提效

联合包裹英国公司与英国企业以及研究机构合作,共同研发创新型电动自行车和移动拖车,旨在通过此举有效缓解伦敦市中心的包裹投递压力。联合包裹公司表示,新一代的投递拖车具备速度快、可移动以及快速分析等功能,旨在通过可持续的投递系统,促进城市快递物流发展。


联合包裹公司将在2017年初在伦敦上流住宅区对拖车系统进行测试。拖车系统的研发将有效应对B2C国内包裹业务量的迅猛增长。移动拖车中内置GPS追踪器,技术解决方案公司Skotkonung利用混合优化算法对追踪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持续分析并优化投递路径,提高投递效率。


联合包裹公司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可持续发展总监PeterHarris表示,公司一直以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为傲,合作伙伴的先进技术加上联合包裹公司多年的物流经验,将改变未来包裹的接收方式。


爱沙尼亚邮政推出“包裹机器人”终端

近日,爱沙尼亚邮政技术公司推出“包裹机器人”终端,为广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零售商以及物流公司提供服务。

“包裹机器人”终端已经进入测试阶段,首批将有10台“包裹机器人”终端补充至原有的网络终端中去,具体投放地点为维尔扬迪和塔尔图市。随着测试阶段的结束,未来将有更多的“包裹机器人”终端投入使用。测试阶段,本地企业可在线预订服务,并享受包裹的免费邮寄。“包裹机器人”终端将布放在大型商超附近,提供全天候服务,方便客户在任意时间就近收取包裹。一旦包裹抵达“包裹机器人”终端,公司将以电子邮件或短信的方式通知客户前来收件。


“包裹机器人”终端采用先进的技术设计,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安全性能和运营效率,为广大客户提供了便利。该终端使所有业务在一个地点即可处理完毕,且硬件设计适合所有客户群体,包括老人和残疾人。此外,通过对包裹的紧扎和叠高,大大提升了“包裹机器人”终端的储存空间,其存储量是传统智能包裹柜的3倍。除存储容量的优势外,“包裹机器人”终端还有温度控制功能,使终端设备的温度长年控制在5℃~20℃之间。未来,“包裹机器人”终端的运营还将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来控制。


SkySafe提高无人机安全性能

位于美国圣地亚哥的无人机初创公司SkySafe引进新技术,提高无人机的安全性能,以保护人们及各公共场所免受无人机的威胁。SkySafe公司的目标是通过改善无人机的安全性能、组织管理以及协调等,帮助无人机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公司正在创建这样的工具,以期更好地控制和保护空域安全。公司新研发的系统可以在必要时有效探测、识别、跟踪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举措。


无论是机场、监狱,还是重要的基础设施,该系统都可以获取该地区的安全区域,授权无人机进行安全操作,并防止安全事故发生。该系统包含一系列节点,持续对覆盖区域进行扫描,寻找无人机发出的特定信号。当系统探测到无人机时,向客户发出提醒,以便采取适当举措。如果无人机在未经允许的区域内飞行,SkySafe公司研发的新技术可以使用射频信号,将其带回地面。


SkySafe公司首席执行官GrantJordan表示,公司的研发团队由安全研究社区、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军方的专业人士组成。此前有消息称,SkySafe公司已经募集到30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以发展其无人机技术。


乔达仓储库存实现人工智能管理

法国物流巨头乔达国际集团与DeltaDrone无人机公司合作,将四旋翼无人直升机同地面机器人结合,从而实现仓储库存的人工智能自动化管理。

乔达国际集团是法国物流龙头企业,DeltaDrone无人机公司在民用无人机领域也享有盛誉,两家公司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对合作项目进行了广泛的实地测试,测试地点分别选取了巴黎附近的圣乌昂洛莫纳和图卢兹附近的普莱桑斯—迪图什。


乔达国际集团表示,此项合作完全凸显了新研发系统的潜力。该系统包含一个装有高分辨率摄像头的四旋翼无人机和一个地面机器人,地面机器人配有电池组,以便满足整个系统对能源的要求。载有轻型货物的无人机通过一系列特殊的电子元件及电脑系统可以辨别托盘位置,进而完成相应操作任务。


日前,乔达国际集团和DeltaDrone无人机公司方面就利用无人机技术研发自动仓储管理方案签署了一项协议,可以确保实时的数据计算和信息报告,进而实现整个价值链的整合,包括乔达自身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以及数据检索。首批产品的交付预计在2017年第一季度完成,随后将进入量产阶段,并逐渐推广至乔达国际集团的所有仓储中心,使法国本地及全球客户都能够享受到该成果。此外,DeltaDrone公司还利用自主研发的IT系统提供一系列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的全球服务。

上一篇西门子电机,创造世界记录,只需4分20秒达到3000米高空 下一篇机器人火热不减,2017仍在风口上

相关资讯

  1. FLEX湿式石材抛光机LE 12-3 100 WET, PRCD的应用优势和使用步骤
  2. BIMBA合适尺寸气缸的选型指南
  3. 低转速的FLEX LW 1202 N有什么优势?
  4. GFG ZD21的应用场景和技术优势
  5. BIMBA正确的安装方式如何降低气缸的过度磨损?
  6. BIMBA电磁阀选用技术指南
  7. 预估BIMBA气缸使用年限和延长年限
  8. BIMBA阀门中流量控制阀与针形阀区别详解
  9. bimba空气喷嘴的选型

最新资讯

为您推荐
您是不是再找
传感器
电动工具
西门子
ABB
阀门
德国公司
德国黄页
德国制造
变频器
PLC
压力传感器
智能制造
工业自动化
EFFBE
施耐德电气
Staubli